科學認識“刷酸”美容
“刷酸”是什么?
“刷酸”是目前很流行的美容詞匯。所謂的“刷酸”其實是一種化學換膚術,又稱化學剝脫術,是將化學制劑涂在皮膚表面,導致皮膚可控的損傷后促進新的皮膚再生。化學制劑的種類、濃度、在皮膚上的停留時間,都可影響換膚的深度。依據化學換膚的作用深度不同,可以分為淺層換膚、中層換膚、深層換膚。換膚作用的深度越深,效果也越明顯,同時不良反應發生的幾率也更大。
“刷酸”可能引發的不良反應
較高濃度的酸對皮膚具有一定的刺激和破壞作用。隨著“酸”濃度的增加、停留時間的延長,發生不良反應的概率也隨之上升。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暫時性紅斑、腫脹、刺痛、灼熱等不適,術后可能出現結痂、色素沉著等。另外少見的有灼傷、糜爛、滲出、色素異常、反應性痤瘡、粟丘疹、毛細血管擴張、接觸性蕁麻疹、瘢痕等。在醫療機構進行“刷酸”治療時,專業人員會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濃度和方案,并可科學觀察和判斷治療中的皮膚的反應進程,在必要時給予干預或適時終止,以盡量減少或減輕皮膚的不良反應。
“刷酸治療”中使用的“酸”不是化妝品
“刷酸治療”需在具有醫療資質的醫院或診所,由經過培訓的專業人員進行操作,其所使用的“酸”并不是化妝品。目前,“刷酸治療”中使用的“酸”種類很多,有些“酸”是不能用于化妝品的,例如:維A酸、三氯醋酸等。為達到一定的治療效果,“刷酸”時“酸”的濃度一般相對較高。醫療機構皮膚科常見的“刷酸祛痘”為例:治療時果酸常用的濃度為20%、35%、50%和70%,水楊酸常用的濃度為20%-30%。
化妝品中的“酸”有嚴格的管理要求
在化妝品中也可以添加某些“酸”,例如:果酸、水楊酸等,但有著嚴格的使用限制和技術要求。化妝品中α-羥基酸及其鹽類和酯類(包括蘋果酸、檸檬酸等果酸)的含量不得超過6.0%,產品pH值不得低于3.5,一定情況下還需在標簽上標明“與防曬化妝品同時使用”。化妝品中水楊酸的含量不得超過3.0%,除香波外,不得用于三歲以下兒童使用的產品中,同時在標簽上標明“含水楊酸,三歲以下兒童勿用”等。可見,化妝品中“酸”的允許使用濃度相對較低。
化妝品是以清潔、保護、美化、修飾為目的的日用化學工業產品,不具有醫療作用。部分化妝品能夠實現一定的清潔、去角質等功效,但與“刷酸治療”有著本質區別。化妝品禁止明示或者暗示具有醫療作用,避免使用“換膚”等不當宣稱,防止誤導消費者。
(感謝空軍特色醫學中心皮膚科副主任醫師田燕、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對國家藥監局化妝品安全科普工作的大力支持!)
-
90后留學生“帶飛”化妝品獲刑!涉嫌走私普通貨物罪[2020-08-15]
-
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于化妝品抽樣檢驗信息的通告(2020年第9期)[2020-11-26]
-
中國之聲《新聞超鏈接》報道:“醫美面膜”查無此人 美白抗皺“械字號”做不到[2020-11-28]
-
化妝品的精油的提取、精油提取方法[2020-08-22]
-
透明質酸鈉、膠原蛋白等成重點審核對象 上海嚴管“械字號”產品[2020-12-05]
-
理性認識化妝品不良反應[2020-08-18]
-
人民日報:當心“醫美面膜”陷阱[2020-11-28]
-
化妝品護膚品中三肽1銅是美白和祛粉刺原料的功效與作用[2020-09-02]
-
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迎最嚴監管,“械字號”有了新規則[2020-11-28]
-
黃金美白的煙酰胺維生素B3化妝品原料功效用途[2020-09-11]
-
面膜膏霜化妝品護膚品黃金原料搭配甜菜堿功效用途[2020-10-22]
-
第727號《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2021年1月1日起施行。[2020-08-21]
-
新冠疫情重挫美妝行業 法國化妝品銷量大降[2020-10-08]
-
這項資料未及時上傳,化妝品行業首罰來了[2022-07-08]
-
山東積極推進《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宣貫工作[2020-08-21]
-
省藥品監管局啟動2023年化妝品生產企業飛行檢查工作[2023-02-16]
-
安全用妝,伴您同行-化妝品科普之“如何科學選擇兒童化妝品”[2020-10-08]
-
國家藥監局綜合司關于開展化妝品“線上凈網線下清源”專項行動第一階段工作的通知[2020-09-29]